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2022-03-03 来源:汇意旅游网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对文中语句的赏析,感知作者的情感和本文的写作意义及价值;

2.学生通过对文章题目的探讨及对新闻特点的回顾,理解本篇新闻与常见新闻的不同;

3.学生通过对本篇文章的学习和探讨树立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人生态度和社会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中耐人寻味的语句,并通过对这些语句的解读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2.启发学生思考文章标题的新颖之处,并且由此讨论这篇新闻在写作上突破“零度写作”“客观写作”的独特之处。

三、教学难点

1.以学定教,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提出的问题整合赏析语句,并在课上进行针对性讲解与讨论;

2.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崇高的的社会使命感和人道主义良知。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预计时间:5分钟)

教师陈述:同学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走进历史,反思历史,我们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奥斯维辛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伤疤,每个到过那里的人都会反思战争,反思人性,都会有着说不尽的感慨和愤慨。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奥斯维辛。

投影一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图片,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密布的电网”、“巨大的焚尸炉”、“囚房”、 “一批犹太人在毒气室里在等待死亡”、“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集中营里的万人坑”、“集中营中的孩子们” 、“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室中部分死者的照片”等等。(投影出示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看完图片,教师陈述:刚才是图片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沉重步伐一同走进布热金卡,让我们用富有良知的心去触碰那段血腥的历史,看一看文章是否也会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ppt展示3个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预计时间:8分钟)【检查预习,快速梳理文章内容】

1.现在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从文章的主体部分找出:罗森塔尔记叙的参观者参观了奥斯维辛的哪些地方?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架

2.作者没有描写集中营是怎样残害“犯人”的,而是一再描写了参观者表情的变化请找出这些句子,并指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明确]:“开头,他们表情茫然”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

教师陈述:人们表情的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志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三)研读感悟(预计时间:15分钟)【对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进行细致赏析,引导学生从中感知情感】

过渡语:除了参观者的表情描写外,文章中还有一些语句十分耐人寻味,课前已经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习提出问题,老师对你们的提问进行了整合,发现问题集中出现在以下几个句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对这些句子进行探讨赏析【ppt展示学生提出的疑难句子,齐读句子,分小组讨论,并展示回答】

教师预设语句: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可怕?

[明确]: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这一切与布热金卡的历史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与它最相配而现今,两种不相配的东西

结合在了一块,所以作者感到“可怕”在这里无一句控斥却强烈表达了作者的愤懑,同时在开头给读者造成了情感上的震撼和心里上莫名的压抑 。

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些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究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3.“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的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明确]: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细节描写,在集中营长廊里那数以千计的已遇难的囚徒们的照片中,竟有这样一张充满青春与梦想的照片,而这美好的生命已化为灰烬,这不正是对法西斯的控诉吗?

4.如何理解“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明确]:作祷告是为祈求上帝的原谅。但是在奥斯维辛只有两类人,一是刽子手,二是被囚禁的无辜者。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早已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了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即使他们祷告也无法幸免于难。因此,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愤恨之情和对无辜者的同情之情。

(四)疑点探究(预计时间: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本篇新闻稿在写作上的特点】

1.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而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

[明确]:(1)这样的标题设置了悬念,反而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2)文中第6段第一句写道“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3)新闻的三个特点是:真实、新鲜、及时。从十四年前起,关于奥斯维辛的事件和惨状早已经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以在对奥斯维辛进行报道虽然符合真实这一条,但是已经不新鲜、不及时。

(4)作者之所以依然要写这篇新闻,是出于一种不得不写的使命感,也就是一个记者的使命感驱使作者再次对奥斯维辛进行书写,并以此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警醒人们,不要忘记那段黑暗的历史。(引导学生读课文第6段)

2.而且还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了新闻史上的名作。它和我们过去读的新闻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明确]:一般的新闻很客观,相当冷静,而这篇文章突破了新闻“零度写作”的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里灌注着个人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记者的情绪,读到了记者的使命感。

(五)拓展欣赏

普利策新闻奖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了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于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民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六)结语

奥斯维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维辛有关。在这里,奥斯维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七)作业布置

展开想象,叙写人物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的纪念墙上,有一个姑娘。“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的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

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设计思考】:

王荣生教授在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系列讲座中谈到,“语文课堂

重建的关键,是将课堂教学以‘教的活动’为基点逐步转变到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并不是广大的语文教师不能把语文课堂教学做好,而是以‘教的活动’为基点这种立场,使课堂教学很难做好,甚至会做的很坏”,“以往所孜孜以求的教师‘教的活动’有结构、相对完整,甚至‘环环相扣’,是走错了方向——我们本应改追求的,是学生‘学的活动’有结构、相对完整”。

这里涉及2个概念: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

何谓“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均以“教的活动”为基点,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主要依据教师的选择和教师的设计。

何谓“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均以“学的活动”为基点,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主要依据学生的各方面相关情况。

过去教师“教的活动”有结构、相对完整,甚至是“环环相扣”,但却走错了方向——我们本应该追求的,是学生“学的活动”有结构、相对完整;以往教师“教的活动”丰富多样,甚至是花样百出,但是搞错了地方——我们本应该追求的是学生“学的活动”丰富多样。

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主导理念的具体化。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简单说无非是这么两点:其一,使学生“学的活动”更有结构一点,更完善一点;其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更丰富一点,更多样一点。

归根结底,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展开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我们自然要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来确定“语文教学内容”

那么,怎样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来确定“语文教学内容”呢?

首先,在备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曾经有人问,钱梦龙老师上课为什么学生总能跟他配合得这么默契呢?钱老师回答说:“因为首先我考虑的不是学生将会怎样配合我的教,而是我的教怎样去配合学生的学,因此,仔细体察学生认识活动的思路和规律,是我备课的1个重要内容。”老师的教是为了配合学生的学,也就是需要探测课文的哪些地方是学生读懂了的,哪些地方是他们没有读懂的,哪些地方是学生能够读出好处来的,哪些地方很可能是他们欣赏不了、感受不到的。某种体式的文章理解和欣赏的要点,往往就是学生理解和欣赏的盲点,因而也就是教学的重点,要占据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的最好办法就是布置预习作业,特别强调学生注意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将这些问题以书面的形式提交。

在教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我布置了一定量的预习作业,特别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写在预习作业本上上交,以期获得最为真实和全面的学生的学习经验。备课前对学生学习经验的了解,有助于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其次,在备课时,对所了解到的学生的学习经验加以分析总结,据此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析时应当考虑学生对教学材料的了解情况,也要了解学生的问题集中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集中在这里?问题相对较少的是否就完全明白了?

根据学生就《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提出的问题,笔者总结如下:

1、“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还要报道;

2、这篇新闻更像散文游记,异于一般的新闻报道,为什么这样写?

据此,笔者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其一, “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却成了新闻?其二,这篇新闻为何成为新闻史上的名篇?

再次,在授课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从学生那里探查来的所谓学情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疑难,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并不完全意味着应该重视每1个学生提出的每1个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来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由此可见,“确定的教学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只是在备课过程中的预定的内容,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将随着“学的活动”的变化而适当调整。

当然,不可否认,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来确定“语文教学内容”似乎也有难以回避的矛盾,比如,1个班级动辄四五十人,学情千差万别,该怎样根据学情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此外,也可能遇上教学时间难以调配的问题。因此,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来确定“语文教学内容”并不完全依赖于“学的活动”,也需要“教的活动”加以辅佐,两者相辅相成,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来确定“语文教学内容”,以“教的活动”为基点来补充“语文教学内容”。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