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精选教育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之孝道 教学设计(1课时5页).doc

2020-09-19 来源:汇意旅游网
 《论语》选读之孝道 教学设计 瑞安第五中学 苏海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论语>选读·克己复礼》中关于孝道的论述。 2、过程与方法: 在合作探究中领悟经典要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吸收孔子思想中“孝道”的精华,争做一个真正孝敬父母的孩子。

教学重点 : 分析概括《论语》中“孝道”的内涵,孝为仁之本。 教学难点 : 学习孝道,体会其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 探究阅读法,使学生对《论语》中的孝道有较全面的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百善孝为先,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孝”字,对待父母你觉得怎样做才算是孝呢?请几位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让我们走进经典,走进《论语》,看看圣人孔子是如何诠释“孝”的含义的! 二、品读解意孔子“孝”的内涵

(一) 子夏问孝

《论语•为政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孔子的弟子。先生,指长者或指父兄。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侍奉父母,最难的是和颜悦色。有事情,做子弟的要为父母操劳;有酒食时,让父兄享用,做到这些就可以认为孝了吗?”

这里也有几点可析:(1)孔子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孝的理念——“色难”,而“色难”的深层就是孝敬,有孝敬就能和颜悦色对待父母。但是这又很难做到,因为不是一时一事,也不是表面的做作。后来从这里人们又提炼出一个“色养”的理念,即要好好地从内心到脸色、态度去孝敬父母、孝养父母。(2)孔子再次批评了那两种孝的理念:一是在体力上去服务父母、长辈,去劳动干活,二是让他们有酒有食。

儿女有条件很容易做到给父母买车、买房,但是最难做到的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们说过,孝敬父母什么最难,是“色难”,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最难。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 ——于丹

(二) 子游问孝

第 1 页

《论语•为政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孔子弟子,姓言,名偃。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现在一般所谓的孝顺,只是在饮食方面能供养父母。至于狗和马,也都能得到食物供养,如果奉养父母时缺乏恭敬之心,那跟饲养狗和马又有什么分别呢?

这段话很深刻:(1)孔子批评了当时人们普遍的理念错误,即孝等于能够赡养父母。(2)孔子有力反驳,家里饲养犬和马也是养,难道可以等同对父母的侍奉吗?因此孝子不仅要赡养,在深层更应当敬重父母,那就是情感上的孝敬。(3)于是揭示了孝的层次,表层是养,深层是敬。只是养,而没有敬,不能算是真正的孝;完美的是既能养,又能敬,所以有“孝敬”一词深入人心,也有“孝养”一词。

孝者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曾子 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孟子》

小结:在孔子看来,孝不仅仅是赡养父母的义务,那是犬马都可以做到的,更重要的,是一种诚敬之情,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PPT投影展示:

最近有人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调查当今居民家庭成员隔代之间的表情及脸色变化。他们一共调查了100位老人对后辈儿孙,及100位后辈儿孙对长辈的表情及脸色变化。

调查显示,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人表情愉悦,面带微笑;有5人显得平静,有4人面带期待与希冀。而100位儿孙遇见长辈时,有46人板着面孔,显得冷淡,脸色难看;有41人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只有13人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情意融融。

孔子的时代已过去了2500多年,孔子所说的“色难”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更难了。只是老人要做到“色”可一点也不难,所以《礼记》有句话投影: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礼记》

(三)课外拓展:

1《论语•为政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鲁国的大夫,姓仲孙,名无忌;懿,是其谥号。因为是鲁国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之一,故文中又称孟孙。樊迟,孔子弟子。孟懿子问孝,孔子说:“不违背。”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我回答说,‘无违。’”樊迟问:“这怎样讲?”孔子说:“活着,侍奉父母用礼;

第 2 页

逝世了,安葬他们用礼,祭祀他们也用礼。”

这一段话的启示是:孝,要做到“不违”,不违背礼节、礼数、礼仪,而这里所说的礼,也就是孔子心目中最神圣的《周礼》。当然孔子这话也有针对性,因为当时鲁国的三家是大夫,只能用大夫之礼,但是他们经常僭越,不仅用了诸侯级别的礼,甚至还用上了天子的礼。这就是“违”了,因此孔子特别有针对性地解释“孝”就是“不违”的说法。其实,就一般情况来说,孝敬父母也要遵循一定的礼,不要违背。譬如为父母办理丧葬,一般人也不应该违背规定的礼仪。

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3. 《论语•为政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仲孙彘,是孟懿子的儿子;“武”,是其谥号。孟武伯问孝,孔子说:“父母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忧愁。”王充《论衡•问孔篇》说:“武伯善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这是说孝子对父母疾病的担忧。另一说,如马融云:“言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这两种说法可以说通。我们采用马融的说法,那么孝子不要胡作非为,让自己遭受疾病,使得父母担忧。

第六则: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达成“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同时教诲学生要小心谨慎的为人,以免招来祸患。

这里给我们的启示是:孝子之孝,不要让父母来担忧自己,而其中最要紧的是自己不要胡来乱为而招来疾病。这深层意思就是孝子要好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与生命。

(四) 孔子的学生里宰我应该说是不太孝,有一次和宰我围绕丧礼应服几年的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你赞成孔子的意见。还是赞成宰我的意见?为什么?

孔子认为“予之不仁也”,其原因是什么?

孔子认为父母为了养育子女,付出了多年的心血和慈爱,因此父母去世多年后,子女仍会长久地沉浸在悼念父母的悲痛之中而寝食不安。而宰我在服丧期间,心安理得地享受锦衣玉食。

投影:父母去世,无心于世俗之乐,内心真实的悲痛。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

第 3 页

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孝经》

孩子生下来以后,要经过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父母去世了,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丧。这是必不可少的。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之通丧。而宰我说父母去世一年后他就能心安,孔子认为他对父母的感恩和缅怀是不够。

投影:遵守礼制,为父母守孝三年以报答父母抚育之恩。 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 三、结合孔子有关孝的内涵谈感想

了解这幅图背后的故事,你有何感想?孝之所存,感动即在。孝是发自内心的,通过具体的生活行动就是“礼”来表达对父母的孝。 四、结合“孝”字甲骨文解读其内涵:孝是自然而然的亲情流露 许慎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老”,代表着年老的双亲; “子”,代表子女;“老”在上,“子”在下,会合其字即意味着:“做子女的,顺承父母,那就是孝”

从行动上来看,“子”背着“老”,涵义即说父母年老体衰行动不便,须子女背着代步,其中充满着感恩、报恩、关怀之意。 五、孝为仁之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1•2) “孝悌”指的是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友爱兄弟及关爱幼者的伦理行为 。 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忠君必先孝父,治国必先齐家。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 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

小结:孝悌为何是“仁”的根本?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把“孝”作为“仁”的根本,忠君必先孝父,治国必先齐家。孔子提倡的“孝”不只是替父母做事,让父母先吃,最主要的是在父母面前要“和颜悦色”,发自内心的敬爱,在父母死后要“守满丧期”。 六、总结升华:我再说——真正的“孝”

今天我们上完这节课,我想同学们对孝多多少少有了新的认识,想好了用什么方式来孝敬父母,下面就请同学们谈谈你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孝敬父母?

第 4 页

在《时间都去哪儿了》中有这样一段歌词: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老师觉得写得特别好,父母的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那么作为子女的我们呢? 该多多孝顺他们! 七、课后作业:

读了《论语》,我反思我的“孝道”,我做得好吗?有哪些做得很好,那就该鼓励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好,我应该努力改进。可以采取书信,日记等格式,字数不少于600。 板书设计:

《论语》选读之孝道

孝 和颜悦色 内心敬爱 礼 守满丧期 仁之本 第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