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间,又一个学期,从我身边溜走了。停笔翻看着随笔本上的一篇篇文章,一学期的点滴往事浮在眼前,一学期的酸甜苦辣涌上心头。开学至今,一路狂奔,今天,终于在写这篇总结时停了下来,得以喘息。对这半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加以梳理、总结和反思。
一、 学习课改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从六年级开始,在何老师的指导下,我初步尝试“圈、点、批注”的自学方式和“极块教学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已熟悉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也深感认同。因为他们已经发现,一年半的坚持已在无形中使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的批注水平已有了质的飞跃。优异的考试成绩,是最好的见证。不但让学生充满信心,更坚定了决心,要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但我们并没有满足于此,在这个基础上,为了使学生的批注更深刻,思维含量更大,课堂更有效、有序,让学习预习时有抓手、不盲目,本学期我又朝着“导学案”不断努力。导学案上把作者介绍、文本介绍、写作背景及相关链接和课文中的重点字、词作为预习预览。这样,有助于学生进行圈点批注。其次,设计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和一些有思维含量的题,让同学在预习时,试一试,跳一跳,看自己能否摘到树上的果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导学案上还设计了拓展阅读这一块,几乎每学一篇课文,都给学生附上一篇类文赏析。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此外,在导学案上,我有时还设计有学法指导,对重难点的问题给予点拨,帮助学生自学,引导学生自学。对于导学案,我只是初步尝试,感觉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更深刻了。比自由圈点批注更有序、有效了。课堂的容量也加大了!下学期,我想我会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争取使导学案更合理、更科学、更有效。
二、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
“偏爱后进生”,后进生是令老师头疼的一个群体,是令同学们歧视的一个群体,也是家长寄予期望的一个群体,更是显示学校教学水平的一个群体。特别对于我们私立学校来说,后进生的比例更大。正如家长所说:“学生不差,不会花那么多钱送来上学。”教好优等生几乎是每个老师都会干的事,但转变后进生,教好后进生,则绝非易事。后进生之所以成绩差绝对是因为习惯差,纪律差,基础差造成的。他们常被老师批评,常被同学歧视。久而久之,会自暴自弃,会变本加厉,最终导致教育失败。当老师这么多年了,我深知教育对于某些学生来说有时不是万能的,但我也深知无论什么样的孩子,身上都寄托着父母的期望。作为老师,干的是良心活儿,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变每一个后进生,用自己的真诚对待每一个后进生,用自己的爱去感染每一个后进生。如果他的成绩不能赶超中等生,但至少不能对学习放弃。如果他的成绩是倒数,但至少要学会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要遵守班规班纪。我时常告诫他们:“也许,你们永远跑不了第一,但一定要保持奔跑的姿势。这样,你一定会不断赶超别人。”在我的鼓励下,一些学习差生:刘澳、刑韶华、廖何龙、朱智显、廖富强、杨帅子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学习放弃过,一直努力的奔跑着。。。一些纪律差生:身上的不良习惯都在逐渐减少着。。。
“严爱优等生”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他们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被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往往小的缺点会造成大的隐患。对优等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等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宽广,心理健康整天被人赞誉的学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长鸣,才能克服自身优点,扬起风帆前进!
“博爱中等生”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想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的一面镜子。
他们即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鉴于他们这种心理特点,我想法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的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把爱洒向班级的每一个同学,让爱的阳光普照七三班的每一个角落。这是我不懈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