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斋的相关诗句是:散斋香火今朝散、不是散斋兼拭目。
散斋的拼音是:sàn zhāi。注音是:ㄙㄢˋㄓㄞ。结构是:散(左右结构)斋(上下结构)。
散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散斋详细内容】
散斋祀礼名。中国古代帝王举行祭祀前所行之预备性礼仪。周制,凡行祭祀礼前,王亲戒百官及族人,散斋七日,即七日内不御、不乐、不吊。历代相沿,惟斋期不尽相同。清沿古制,凡大祀,文武百官各散斋于公署四日。又,古代斋戒期满亦称散斋。
二、综合释义
见“散齐”。斋戒期满。唐.白居易〈五月斋戒罢宴彻乐闻韦宾客皇甫郎中饮会亦稀又知欲携酒馔出斋先以长句呈谢〉诗:「散斋香火今朝散,开素盘筵后日开。」七日不近妃妾,不举乐,不吊丧的斋戒。「斋」文献异文作「齐」。《礼记.祭义》汉.郑玄.注:「散齐七日不御、不乐、不吊。」《宋书.卷一四.礼志一》:「殷祠,皇帝散斋七日,致斋三日。」
三、汉语大词典
见“散齐”。《汉语大词典》:散齐(散齐) 拼音:sànqí亦作“散斋”。(1).古礼于祭祀父母前七日不御不乐不吊,谓之“散斋”。齐,后多作“斋”。《礼记·祭义》:“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郑玄注:“散齐,七日不御不乐不吊耳。”《礼记·祭统》:“散齐七日以定之,致齐三日以齐之。”又封建王朝皇帝祭社稷太岁等坛,行散斋,即在宫中斋戒,以别于祭天地等之行致斋。汉马融《东巡颂》:“散斋既毕,越翼良辰,棫槱增构,烈火燔燃。”《宋书·礼志一》:“殷祠,皇帝散斋七日,致斋三日。”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天地、宗庙、神州地祇、太社、太稷、五方帝、日月、太一、九宫贵神、蜡祭百神、太庙奏告,并为大祠,散斋四日,致斋三日。”(2).谓斋戒期满。唐白居易《五月斋戒罢宴彻乐》:“散斋香火今朝散,开素盘筵后日开。”
四、辞典修订版
斋戒期满。唐.白居易〈五月斋戒罢宴彻乐闻韦宾客皇甫郎中饮会亦稀又知欲携酒馔出斋先以长句呈谢〉诗:「散斋香火今朝散,开素盘筵后日开。」七日不近妃妾,不举乐,不吊丧的斋戒。「斋」文献异文作「齐」。《礼记.祭义》汉.郑玄.注:「散齐七日不御、不乐、不吊。」《宋书.卷一四.礼志一》:「殷祠,皇帝散斋七日,致斋三日。」
五、关于散斋的成语
六、关于散斋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