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对侵害自身权益的犯罪行为,可向公安机关控告,要求追究刑事责任。若公安机关认为犯罪事实轻微,不立案时,控告人可通过复议、检察院立案监督或自诉等三种方式救济。
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公民对侵害自身权益的犯罪行为可以向公安机关控告,要求追究侵害人的刑事责任。
但是公安机关认为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即不作刑事案件办理。
控告人如认为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做法不当,可有三种救济方式:
1、向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2、请求人民检察院予以立案监督;
3、提起自诉。
拓展延伸
民警不立案的后果及法律责任有哪些?
民警不立案的后果及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民警不立案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逃脱法律制裁,给社会带来不安全因素。其次,这种行为可能损害了公众的信任,影响了警察部门的形象和声誉。此外,民警不立案还可能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涉及到职务犯罪的问题,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而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97条的规定,民警不立案可能构成玩忽职守罪,最高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46条的规定,民警还可能面临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甚至开除公职等。因此,民警不立案的后果及法律责任非常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结语
公民对侵害自身权益的犯罪行为享有控告权,但公安机关在认为犯罪事实轻微时可能不予立案。针对这种情况,控告人可采取三种救济方式:申请复议、请求人民检察院立案监督,或提起自诉。民警不立案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逃脱法律制裁,损害公众信任并涉及法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民警不立案可能构成玩忽职守罪,最高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可能面临纪律处分。因此,民警不立案的后果及法律责任极为严重,需予以重视。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